本報訊(記者周科 衛韋華)孤獨癥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癥關注日”。
日前,中國殘聯深圳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殘疾人事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殘聯深圳大學研究中心”)龍崗創新實驗基地在深圳市龍崗區揭牌,標志著龍崗區探索創新的特殊兒童“醫康教”一體化綜合康復服務模式邁入新階段。
孤獨癥康復被公認為是世界難題。雖然目前對于孤獨癥的治愈方法尚無定論,但醫學界已有一個共識——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對孤獨癥兒童十分重要。
2011年,教育部修訂《殘疾人隨班就讀工作管理方法》,明確將“精神殘疾”納入其中,此后公立學校的隨班就讀工作開始向孤獨癥兒童開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孤獨癥兒童的求學路上仍然橫亙著一道“看不見的墻”。
其實,學術界已形成普遍共識:尊重兒童、接納差異。研究發現,同等水平下,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孤獨癥兒童學習表現、行為控制和注意力都會比在特殊學校的孤獨癥兒童更好,而且和融合教育時間呈顯著正相關。因此,如何幫助孤獨癥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乃至應對正常社交和學習挑戰,也是近年來特殊教育貫穿始終的目標。
針對特殊兒童數量出現逐年大幅增長的趨勢和特殊兒童康復工作新的形勢任務,2023年10月,深圳市出臺了《深圳市孤獨癥全程支持服務實施方案》,為孤獨癥人群提供制度、康復、教育、就業、家庭支持、社會融合等全方位支持。
早在2019年10月,深圳龍崗區殘聯就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共同打造龍崗區特殊兒童康復服務和教研基地,對特殊兒童康復服務模式進行了先行創新探索。
龍崗區殘聯相關負責人林戈說,特殊兒童“醫康教”一體化綜合康復服務模式,是將現代診療技術、中醫適宜技術、現代康復、特殊教育、心理康復、行為干預、社會康復、康復工程學等有機結合,以現代康復為基礎、中醫特色為優勢、特殊教育為特點,多學科、多領域團隊協作促進特殊兒童“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康復,達到一體化綜合康復目標。
在龍崗區特殊兒童康復服務和教研基地,記者看到,大部分教室的布置與常見的幼兒園相差無幾,而中醫推拿針灸室和擺放了多種醫療儀器的專門治療室等房間,都提示著這并不是一所常見的康復機構。
“一站式”服務和“綜合性”干預是龍崗區“醫康教”基地的最大特色。據龍崗區殘疾人服務中心兒童康教部負責人翁婷婷介紹,每位兒童都有一個由醫生、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和社工組成的康復小組負責,為其量身制訂“醫康教”及家庭干預方案,并實時動態跟蹤掌握重點兒童的學習、生活和社會適應情況,根據各階段的變化,方案也會適時調整。
同時,基地還通過定期開展系統和專業的家長培訓等活動,積極探索建立特殊兒童家庭與基地協同促進聯合體,引導家長全面參與特殊兒童康復教育過程。截至目前,龍崗“醫康教”基地已服務特殊兒童16.8萬人次,日服務量約400人次。
中國殘聯深圳大學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中心將依托龍崗創新實驗基地提供的大量實踐案例和前期扎實的研究基礎,推進建立醫院、康復機構、學校、幼兒園的有效鏈接,形成閉環式緊密銜接的“醫康教”特殊兒童綜合康復服務體系。